当前位置:看中流奇闻 > 考古发现 > 手机访问:m.zhongliu365.com
来源:www.zhongliu365.com时间:2018-01-08奇闻指数:编辑:刘杨手机版
研究的转折是在1992年,在中尼边境吉隆县,霍巍教授团队发现了一通重要的唐碑,即《大唐天竺使之铭》。过去称为“使出铭”,现改为“使之铭”。发现的位置是在一个将藏语翻译成汉语叫马拉山口的地方,此唐碑铭刻于山口的岩壁上。发现的过程颇为有趣,经过多方探访,当地县委书记告诉霍巍在这个地方有汉字,碑刻影响到当地的水渠修建,马上要被毁掉。当霍巍教授带着自己的团队第二天赶到这里,发现碑刻上涂满了酥油,因刻有汉字,被当地藏民认为是神石。令人振奋的是,碑刻被考古队逐渐清洗干净后,出现了唯大唐显庆三年几个字,证明是唐碑。《大唐天竺使之铭》共发现二百多个残字,下面部分已经剥落,为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所刻,是目前西藏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唐代汉文碑铭,意义十分重大。碑刻所载建碑者为唐代官方使节王玄荣,荣为避讳,是王玄策所立。这处石刻字迹俊秀规整,为唐代初年开通的唐—吐蕃—天竺通道的唯一实物证据,赵超先生认为当时一定带有专门的写手和刻工。在此唐碑被发现之前,已经有很多学者研究过这条道路,也研究过王玄策有关事迹,如冯承钧翻译过法国学者列维对王玄策的研究,并从很多史书中将王玄策的有关事迹摘录出来。列维曾希望在印度找到王玄策的碑刻,可惜无果。《法苑珠林》一书曾收录过王玄策出使天竺的相关条目。王玄策与玄奘是同时代的人,曾写过一本《中天竺行记》,可惜此书后来没有流传下来,很多残章断句被《法苑珠林》收录,到了宋代,部分内容甚至被归入《大唐西域记》内。正史中记载王玄策贞观年间出使印度至少三次,公元658年出使走的是这条路,而且牵扯进了天竺的国内皇位更迭乱局,只身逃出,向泥婆罗和吐蕃求得救兵,平定叛乱,将叛臣押至长安,献俘阙下。吉隆唐碑的发现,第一次从考古实物材料上将古道走向,尤其是将显庆三年的出山口搞清楚了,意义非常重大。(图11、12)
图11吉隆唐碑发现地
图12吉隆唐碑
接下来霍巍教授又讲了近些年西藏西部的新发现与早期汉藏交流,主要包括早期的丝绸与茶叶传入西藏,以及黄金面具的流行等问题,可能涉及西藏通往印度的另一条道路。
新华网南昌12月26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袁慧晶 沈洋)2...
去看看>>近日,成华区二仙桥公园的施工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一块深灰色...
去看看>>《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孙悟空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人...
去看看>>导读:众所周知,后(司)母戊鼎是我国的镇国之宝,这件文物...
去看看>>日本学者在山东考古,研究中国历史,他们会有什么发现,事情...
去看看>>根据现代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的认识,地球在大约300万年前刚刚...
去看看>>1996年9月一个闷热的下午、一位来自法国的业余考古学家帯领着...
去看看>>说到朱元璋的儿子,大家想到最多的应该是朱棣,因为朱棣不仅...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