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中流奇闻 > 历史野史 > 手机访问:m.zhongliu365.com
来源:www.zhongliu365.com时间:2015-08-30奇闻指数:编辑:admin手机版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后,就面临着在哪里建都的问题。都城的选择,一般都把政治、军事、经济和地理条件等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应天是他发展壮大的基地,此地龙蟠虎踞,形势险要,而且地处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经济条件十分优越,但它的地理位置偏于东南,距离对元朝作战的北方前线太远,不便朝廷部署军事和指挥、调动部队,是个很大的缺陷。加上历史上在此建都的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又都是短命王朝,朱元璋也认为很不吉利。所以他迟迟未能拿定主意,是否就在这里定都。
不久,徐达率领北伐大军攻占山东、河南,大臣都说“君天下者宜居中土”,汴梁是宋朝故都,劝朱元璋在那里定都。朱元璋随后亲到汴梁,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并与徐达商讨部署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顺便对这个城市做一番考察。考察结果,他觉得开封地处中原,“四方朝贡,道里均适”,决定在此建都,但又感到这个城市无险可守,是个“四面受敌之地”(《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四),决定把应天也定作都城,实行古已有之的两京制度。八月,下诏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
就在诏书颁布的第二天,北伐军攻占大都。到第二年八月,明军又次第攻克山西、陕西等地,将北方地区纳入版图。随着形势的变化,建都的地点是否要进行调整呢?朱元璋召集臣僚进行讨论。多数大臣鉴于北方元朝的残余势力尚未消灭,仍主张在中原建都,并提出定都长安、洛阳、开封和北平(今北京)等几种方案。朱元璋听完各种意见后,说:“所言皆善,惟时不同耳。”(《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五)认为大臣们的话虽然都有道理,却不适应当前形势。长安、洛阳、开封虽系周、秦、汉、魏、唐、宋诸朝的故都,但明朝刚刚建国,民力未苏,如果在那些地方建都,供给力役都要依赖江南,势必加重江南人民的负担;北平虽有元朝的宫室可以利用,但如定为都城,仍需进行一番改造修建,还是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因此,他另外提出一个在南京和他家乡凤阳建都的方案,说南京“长江天堑,龙蟠虎踞,江南形势之地,真足以立国”,可作为都城,但它“去中原颇远,控制(北方)良难”,而离中原稍近的凤阳“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以之作为中都,可以补救定都南京之不足(《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五、八十)。朱元璋征求臣僚的意见,李善长等一大批淮西勋贵自然都表示赞同。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正式下诏在凤阳营建中都。
朱元璋的这道诏令只提到定都南京和中都,没有提到开封,但也没有取消开封作为北京的地位,这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3个都城并立的局势。不过,他最看重的还是中都。当礼部尚书陶凯向他请示,询问3个都城有3个城隍神主,将来合祀,以哪个神主为首?他回答说,现在以我所在都城即南京神主为首,“若他日迁中都,则先中都之主”(《明太祖实录》卷七十九)。事实上,他是准备在中都建成后,把都城迁去,在家乡长久居住的。正如他后来在《龙兴寺碑》里所说的:“洪武初,欲以(凤凰)山前为京师,定鼎四方”。(袁文新:《凤阳新书》卷八)其实,凤阳并不具备建都的经济、地理条件。在起义初期,当郭子兴准备在滁州称王时,朱元璋曾出面劝阻:“滁,山城也,舟楫不通,商贾不集,无形胜可据,不足居也!”(《明太祖实录》卷一)。凤阳也不比滁州好到哪儿去,这里地处丘陵地带,形势曼衍,无险可据,加上土地贫瘠,商贾不集,也不是理想的定都之地。朱元璋之所以要在家乡建都,实出于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同所有古代社会的农民一样,具有强烈的安土重迁和乡土、宗族观念。在击灭张士诚之前,濠州一度为张士诚的部将所占,他曾发出“我有国无家可乎”(《明史》卷一三○,《韩政传》的慨叹)。起义期间,他主要依靠同自己有乡里、宗族关系的淮西将臣打天下。明朝建立后,他不仅给予淮西将臣大量封赏,使之成为王朝的新贵,而且想把家乡建成都城,和这帮淮西勋贵一道衣锦还乡,齐心协力,共同巩固明朝的统治,以共享安乐。
包拯包青天的下葬处,历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包拯死后...
去看看>>中国宫中夫君的完婚年事一样寻常不凌驾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
去看看>>毛主席虽然是新中国开国领袖,但他也是一个人,有血有肉的人...
去看看>>作为大清的忠臣之一,李鸿章为大清这个王朝奔波劳碌了一生,...
去看看>>30年前的苏联选美比赛,当年的俄罗斯女人都那么漂亮。戈尔巴...
去看看>>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了不起的一个皇...
去看看>>说话山东省历城县孝里铺,有座仅高三四十米的孝堂山,其上有...
去看看>>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把持朝政。固然大清王朝政权濒临殒命,但...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