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中流奇闻 > 未解之谜 > 手机访问:m.zhongliu365.com

明代古尸五百年不腐(3)

来源:www.zhongliu365.com时间:2011-02-03奇闻指数:编辑:admin手机版


是否是下葬环境或者特殊的墓室结构为尸体保存创造了条件?
在正常情况下,人死亡之后,细胞逐渐失去活力,在自身水解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溶化,这也就是所谓的自溶过程。然后就是腐败细菌的侵袭,通过腐败细菌的分解,最终人体就变为一具白骨。专家从组织液来观察,杨福信的自溶现象很充分,体内细胞在他死后就开始了分解。既然如此,在接下来的500年里,细菌的作用早应该把他变成了一副枯骨。可是,他的尸体却一直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
专家们利用各种仪器对杨福信的尸体进行了检测,但是依然没有找到他尸身保持完好的原因,大家开始把考虑的范围从尸身本身考虑到了周围的环境。以前出土的大部分干尸都来自新疆戈壁滩或者是沙漠地区等气候极端干燥的地方。可是杨福信尸身的所在地上海气候潮湿,在这样的环境尸身又怎么可能保存下来?
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院徐永庆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了另一种推断:杨福信的尸体未腐,会不会与下葬的环境有关?于是,专家们将目光集中到杨福信的墓上。
杨福信的墓室采用的是浇浆结构:四壁用青砖砌起,棺椁放入后,再把三合土浆浇注在砖墙与棺椁之间。所谓三合土,是用糯米熬制成浆,再加上石灰、黄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与现在的水泥相类似。古人用浇浆法给棺材包裹上了一个结实的密封层。
奇人奇事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奇异生物宇宙探索

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