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不仅是“南方吐鲁番” 城头山有最早的古城遗址
来源:www.zhongliu365.com时间:2011-02-09奇闻指数:编辑:admin手机版
(通过对西南城墙的解剖,确认古城曾四次修筑,其中第一期城墙建于大溪文化时期,距今6000余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城址之一)
(考古学家从古城址清理出一批祭祀遗物)
(在东城墙下发掘时,还揭露出一片100多平方米、距今6500年前的汤家岗文化水稻田,田埂、水沟清晰可辨,还发现有大量炭化稻谷、稻叶、稻茎等。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田)
红网8月13日讯(记者 李慧芳)“除了盛产葡萄和葡萄美酒,我们澧县还有一个值得全世界关注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城头山古城遗址!它的发现,将中国古城出现时间往前推延了近千年。”在新闻发布会上,湖南澧县县长谭弘发拜托各位现场记者,要用手中的笔,向世界推介这座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城址,呼吁全社会力量来保护和开发这片土地。
1996年12月至1997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澧县车溪乡城头山发掘出一座古城址,通过对西南城墙的解剖,确认古城曾四次修筑,其中第一期城墙建于大溪文化时期,距今6000余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城址之一。这一发现,将中国古城出现的时间又往前推延了近千年。
城头山古城遗址位于澧县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车溪乡南岳村徐家岗东端。岗地约高出周围地面2米。澹水的一条支流从它的西边由北向南再折向东流去,在离此2公里的大河口汇集其他几条支流形成澹水干流后东注澧水。
通过对西南城墙多次解剖后得知,城头山为夯筑土城,城墙经过四个时期的筑造:第一期,建于大溪文化一期,其内坡上可见多处大溪文化二期文化层,经过碳14测试,距今6000年。城墙高2米多,底宽10多米,筑在岗地边缘,沿城墙外围挖了深2米、宽10多米的壕沟。这样从沟底到墙顶的垂直高度达到5米左右,外侧基本上组合成一溜陡坡,具有较好的防御功能。这便是城头山古城的源头。
第二期,建于大溪文化三期,距今5500?5600年之间。这期城墙的顶面与第一期的顶面平行,稍有加高,外坡将第一期的壕沟填塞一部分,墙基直接压在大溪文化二期的文化层上,内坡又被大溪文化晚期的文化层所叠压。
第三期,建于屈家岭文化早期,距今5200年左右。这期城墙顶面仍然偏外,与第一、二期的顶面基本平行,但墙体大大加高,并向内外延伸,所用之土取自城外较深地层的原生土大土块,略加夯打。此乃一举两得:取土后,开成更深更宽的护城河;取出的土,又堆叠成城墙。
第四期,建于屈家岭文化中期,距今约4800年。这期工程最为浩大,主要向内侧大规模加宽,且为一层大土块夹一层河卵石夯压而成,所以与第三期城墙界限非常分明。考古工作者还对东部和南部城墙进行解剖,结果与西南城墙四个时期的筑城情况完全吻合。这样,经过四个时期的筑造,形成了现存的宏大的城头山古城:城墙高5米多,底宽30米左右,面宽13米,周长1000余米,面积超过80000平方米,并开东南北三门,城墙之外还围着宽35?50米的护城河,真是蔚为壮观。
考古学家从古城址清理出一批骨耜、骨钻、骨凿、木刀以及陶器、玉器等遗物。在东城墙下发掘时,还揭露出一片100多平方米、距今6500年前的汤家岗文化水稻田,田埂、水沟清晰可辨,还发现有大量炭化稻谷、稻叶、稻茎等。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田。